吴铮
这次新冠病毒带给我们很多烦恼、很多体验、很多争论,也带来很多启发,疫情必将过去,多年以后我们还能记起些什么?
“佛系弃疗”的新加坡
1月3日,当我们还没意识到疫情,武汉卫健委通报“未出现明显人传人”时,新加坡已公告通知医疗从业人员留意疑似肺炎感染者,并按照不同年龄设置定点接诊医院,马上启动从武汉回新人员严测体温和异常者隔离措施;1月22日新加坡机场开始全面测温,1月29日禁止14天内到过湖北和持有湖北签发护照人员入境,2天后禁止所有14天内到过中国游客入境。
我们知道上海设置了100多家发热门诊,而新加坡建立了873个发热门诊,能够方便患者就诊,极大避免病者聚集。
由于早期出现抢购口罩现象,政府意识到若疫情爆发,新加坡难以独立保证供应,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政府建议健康人不需佩戴口罩,病患者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常洗手优于戴口罩,建立警察系统追踪人员,严格执行政策,任何人隐瞒破坏代价高昂,一旦违反,将会出现失去工作、外国人撤销工作签证甚至永久居留权情况。
新加坡是小国,遇到的问题远不如我们复杂,但它能够发布提前控制外来输入病例,及时隔离,同时发布健康人不用带口罩,是对新冠病毒传播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特点采取的有效手段。可见,对问题的预见性、判断力和坚决的执行力是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断修补的红头文件
在疫情爆发时,某市2月3日复工时发布文件,除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人员上班前需隔离14天外,其余人员无需隔离可直接上班;在复工几天后,由于出现非湖北区域回城输入性病例,该市马上补发文件,凡是外来人员一律隔离14天;两天后由于操作性原因,再次补发文件,出差、国外、家住城市周边等7类外来人员可不隔离14天;后由于国外疫情严重,发文要求从意大利、韩国、日本、伊朗来人隔离14天;由于欧洲是一体化的,欧盟国家之间人员自由流动,无任何记录,仅仅限制意大利入境,其实并没有遏制住意大利可能存在的输入性风险,该市在发现了有其他国家输入性病例后,再次补发文件,要求所有入境人员原则上需要集中隔离14天,但也可申请进行居家隔离;后续由于入境居家隔离人员又出现病例,再次发文要求一律集中隔离。
这是一次疫情、一次战斗、一次检验判断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比赛。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对新出现的问题没有深入分析研究就一刀切,是我们必须杜绝的,对事物的处理必须判断其发展趋势和规律,着力点必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或者现在,好比我们需要击中移动目标必须要判断其走向,预留好提前量一样。研究问题如十月怀胎,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建立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生命担保的研究员
大家都记得石研究员听到病毒人造阴谋论时候发出的微博: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是大自然给人类不文明生活习惯的惩罚,我石正丽用我的生命担保,与实验室没有关系。奉劝那些相信并传播不良媒体谣传的人,闭上你们的臭嘴。同时转发这个打脸消息:印度学者已经决定撤回这篇预印本文章。我用我的生命担保,与实验室没有关系。
这条骂街般的微博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媒体开始剖析、解读、诠释,于是阴谋论观点进一步发酵,一度不可收拾。石女士是获得过很多荣誉,有很多研究成果的女科学家,是P3实验室主任,P4实验室副主任,她一定是睿智、严谨的人,但在受到质疑时,却突然失控,令人唏嘘。
其实对任何问题,我们应该用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数据证明自身观点,而避免用文学化、情绪化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懑。行业至上、专业为本,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坦然的心态,坚持数据说话才是真正的专业。
因地而异的健康码
打开手机选择支付宝或者微信,选择健康码,在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城市后,你会获得绿码、黄码或者红码,凭借这个码在公共场合作为能否通行的凭证。在杭州有码走遍天下,无码寸步难行,在杭州机场上下飞机直接检查绿码即可快速通行;昆明的健康码只是乘机码,下飞机到机场,一共重复检查四次健康码,但乘坐出租车不使用,而是采用手写登记身份证方式,其他任何场合也都不需要健康码;三亚机场的检查很严格,用健康码和身份证反复比对,没几个下飞机的人,只有一个检查口,没有一小时进不了大厅;到北京要用“京心相助”,完全是独立的一套体系,下飞机前注册生成健康码,但下飞机后就没有任何人再检查,之后再也不会用到,倒是社区阿姨和保安厉害,不会放过1个需要隔离14天的人。
健康码是在杭州余杭首先开发使用,7天之后在全国推行,这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和有龙头企业推进的基础上,基于当前防疫需求和人群识别困难这个痛点的创新。创新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解决未被满足的需求和痛点,健康码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在如此短的时间能够产生那么大的效果,我们必须称赞这项发明。但创新产品如何能够更好的使用,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更重要在于领导人和管理者的意识,是否认真系统地深入了解创新产品的本质,是否以简单高效的方式系统性使用,是否从使用者角度进行了模拟和修正。创新不仅仅需要有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一把手的意识和他所塑造的环境和氛围,才能让创新健康自由地生长。
解决战斗的二梯队
在继雷神山、火神山之后,中央发挥强大的组织和调动力,调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共计346支医疗队,4.26万医疗人员投入到与新冠PK的紧张战斗中。各省和部队都派出最好的医疗资源和队伍,包医院、包方舱、包区、包县、包镇,投入到新冠的治疗和防疫中。医疗队伍之间也在比学赶帮,一方面积极投入治病救人,另一方面都希望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因为每个人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家乡,这具有先天的激励性。中央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力和调动力,调动各省市医疗资源投入战斗的效果特别好,到3月中旬,全国境内确诊病例已实现0增长。
在湖北医疗资源已经无法对抗新冠病毒的关键时刻,中央及时调动二梯队投入战斗。由于新冠实力强大,一梯队在攻坚战中消耗过大,已无法抵御敌人强大的进攻,在关键时刻,中央派出具有极强战斗力的二梯队投入战斗,二梯队具有旺盛的士气,更强的战斗力,正向的竞争氛围,还有一梯队前期的经验,基于这些原因,迅速集结二梯队能够改变战争格局,推进战斗进程,快速获取胜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一梯队攻坚的基础上,及时调动二梯队加入战斗是制胜关键。
突如其来的新冠让我们措手不及,但静下心来,其实人生能够有这样的体验也是幸事,自由的意志,独立的思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沉淀和启发,新冠的刻度感将伴随我们一生。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只有无常是恒常的,静心思考,用心感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上一篇:一束云南鲜花驱动的现金流动
下一篇:拥抱变化 展望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