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铮
商业地产是个浮躁的行业,大家习惯于谈论资本、互联网、投资、上市,从这个视角谈论商业地产,其实都是在说1后面0的数量,而我们聚焦的就是如何做好1的问题。
云泰致力于做商业地产的店小二,把小项目做大,坏项目做好,冷项目做热,在确保业主收益的基础上,增量收益分享。如何通过运营管理使得资产回报水平持续、稳健提升是不动产经营的核心,我们从事的就是这个最难、竞争最为剧烈的事业,如何做出好产品,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资产价值是云泰的核心。
运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是财务思维和数字化语言,我们必须杜绝文学化的思维,用数字的、财务的、逻辑的、简单的方法,系统分析交流我们的业务。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价值创造,是三张报表。我们每一个管理运营的行为和举措都会最终反映在报表上,增加收入、压缩成本、标杆管理、提升回报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收入而言,除租金、物业费、停车费、广告费、场地费等,是否还有可以增加收入的地方,比如资金管理、税收补贴、服务取费等等;对成本费用而言,细分成本科目,分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聚焦大额成本费用科目的细分研究,进行内外部横向对标,能够找到成本优化的切入点;再进一步,对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的横向、纵向对标,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这种对标不是泛泛对比,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发展阶段、所在区位等因素的可比性指标对照,比如坪效、费效比、增长率等;对于项目负责人,还需要对现金流、投资回报率等要素进行管理,掌握公司评价的核心指标,朝着好公司的要求不懈努力。总之,使用财务的思维和数字进行分析和思考,管理好我们基于报表的行为,是运营管理的基础,是每位云泰人都应具备的思维能力。
在财务思维和数字化语言的基础上,如何看待我们的业务,建立系统思考的商业逻辑,是做好商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关键。目前云泰的收益来源还是以租金收益为核心,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收到更多租金,还应该考虑到租金的形成机制,用系统思考的逻辑和方法进行分析,租金是商户销售收入扣减进货成本、运营成本、折旧摊销、税金以及预期利润后留下的,因而提高租金的核心在于提升商户的销售额,同时压低品牌商户对于当期利润的预期。如果希望提高销售额,必须提高店前客流、进店率、提袋率、客单价等因素,我们简化为以下公式:销售额=客流*客单价*提袋率,这就是商业运营管理的第一个核心逻辑;第二个核心逻辑是描述一个基于消费者的、激动人心的商业组合故事和美好场景,这能降低品牌商户对于当期利润的预期,给予更高租金。这两个要素是提升租金收入的核心关键,也是我们进行运营管理的核心。
第一个核心逻辑是“销售额=客流* 客单价*提袋率”,包含:客流、客单价、提袋率三个要素。
客流是第一要素。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从消费者角度看,我们的商业空间必须回答一个简单又终极的问题,“消费者为什么要来这里”。能否解决消费者痛点,满足他们在别处无法获得满足的需求,这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点。
购买已经很难成为消费者来到商场的理由,随机性购物已经成为消费者线下的主要购物方式,我们吸引消费者的必须是能够激发其同理心、强需求、惯常性等特点的方式,简单的展览、表演、特卖已经难以激发消费者的热情和兴趣,我们必须去寻找消费者的痛点、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进行一系列组合拳才是工作的根本。我们所做的强互动IP展览、特色街区、时钟化市集等等,其实都是希望在消费者的大脑中占据一个位置,经常提醒他们来到我们的商业空间,之前的调研数据告诉我们,绿色生态、创意文化、科学知识的跨界组合是三个可以思考方向。此外,如何进行信息传播,选择何种渠道告诉消费者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经常说“好产品,会说话”,“酒香不怕巷深”,但如果我们把好产品、好酒用最好的方法推介出去,能够极大缩短培育期,更快创造价值。
客单价是第二要素。客单价更多由我们的产品定位决定,商户一旦落位,这个因素就较难改变,但连单率、关联店铺购买连袋率,却是我们能够去引导和激发的。基于消费者需求,去组合满足其需求的、套餐类的解决方案产品,让消费者在感觉欣喜、便利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店长、店员的管理就成为提升销售的利器,我们之前推行的金牌店计划、金牌店长计划,不仅仅需要考虑销售额,还需要激发销售连袋率、金牌消费者销售占比,这些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指标。
提袋率是第三要素。提袋率是客流在商业空间随机流动时,产生的随机性购买比例,从消费者角度看,需要我们的店铺和产品的丰富度持续增加,不断切小店铺,增加消费者需求产品的丰富度,不断通过SKU厚度、产品的陈列和优质的服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提升提袋率。
第二个核心逻辑是讲好商业故事,描述愿景的能力,其实就是通过场景描述能够让倾听者想象、感受到未来美好的场景,同时认为这个场景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常说“想不明白肯定说不明白, 说不明白肯定干不明白”,说明白就是对未来场景的描述能力,用专业一些的语言来说,就是根据项目条件、区位特点、
投入预算、目标客户、内容资源等对项目进行深入定位、商业调整和描述未来场景,是商业运营管理工作特别核心的部分。这个商业故事能够给予合作方信心,能够通过对未来的期望拉动今天的决策,即便合作方需要在当期付出更高成本,但在未来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相信这个美好的未来场景,共同努力,就能够真正把这个描述的场景变为现实。
正如两位彭老师经常说的,“因为相信, 所以看见”,财务思维、销售额=客流*客单价*提袋率、讲好商业故事,这三要素是商业运营管理的工作主线,其中“财务思维”是基础,“销售额=客流*客单价*提袋率”是行动,“讲好商业故事”是目标。我们常说,“思路定了,一切都是技术问题”,“方向对了不怕路远”,如果我们清晰地将这三要素作为工作出发点,以此梳理将我们的工作思路,将运营管理中的计划组织、资源投入、日常管理、评价方式等都通过这条系统的主线串联起来,一定会给我们的工作更多启发和思考。
运营是商业的核心,是云泰赖以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