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银泰城项目地下一层与地铁1号线C、D两个地铁口无缝衔接,以餐饮、零售业态为主,整体风格为工业风,客流相对稳定,但街区个性不明显,且一墙之隔的背街门可罗雀,基于地下一层的状况,在吴铮总裁指导下,地下室两条主题街区应运而生,一条茶马花街,一条哈哈市集;临平银泰城项目茶马花街的改造不同于其他项目,她不是整街改造,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的微改造。
下面就跟大家说道说道茶马花街微改造的那些事儿。
改造目标 :打磨会说话的好产品
我们本次的改造目标就是将传说中坚守传统而又热爱创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女
人——茶马花街带到临平人民的身边来。
临平项目主题街区茶马花街的改造,以“花神庙”为核心,是具有浓厚云南民族风情,且富有市井烟火气息的逛吃购一条街,旨在提升街区丰富度、氛围感,让茶马花街植根于临平人民心中,提升美誉度的同时拉动客流。
改造亮点:古韵装饰的主题街区拉动冷区形成联动
临平项目地下一层茶马花街的微改造从10月初开始,历时不到2个月,于11月30日正式
开街。本次微改造主要在地下一层地铁口与下沉式广场两处入口增加特色牌楼,并于部分点位分别制作软装墙面、公告栏、水磨景观、仿古路灯、绿植等装饰;公区顶部更是增加了吊牌、灯笼、油纸伞、鸟笼灯、竹编灯罩等古韵装饰,打造整体民族风情的氛围。
公区装饰:精耕细作创佳品
在设计环节,考虑到下沉广场为茶马花街与哈哈市集衔接的重要点位,项目专门请设计公司打造了双门头造型,一面为茶马花街门头,另一面为哈哈市集门头,从而达到相互引流的效果。
同时在施工环节也是严控品质与效果,在改造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效果核对,初次审核过程中发现部分施工效果呈现与设计图纸有略微出入,第一时间要求施工方立刻拆掉,现场监督重新安装,直至达到最佳效果;原本改造中所有花艺装饰均由施工总包方统一制作,我们多次审核花艺道具效果,发现均不能达到呈现要求,为确保效果及工期,紧急更换具备设计能力的施工人员完成街区花艺装饰;道具采购过程中,街长与设计方严格把控施工方所采购的道具,为追求质感,从农家收集采购道具,板材及竹编材料也进行了二次做旧,施工方采购的灯笼等部分道具一直达不到要求的效果,街长马不停蹄前往小商品市场亲自挑选采购。
公区顶部按照设计图纸装饰后,仍有部分位置略显空旷,紧急增加采购灯笼等道具重新布点,更是由人工对公区顶部每一处吊招、灯笼、油纸伞进行错落有致的调整,直至开街当天凌晨,街长带着工程部、营运部工作人员仍在与施工方做最后的调整校对,力求呈现最佳效果。
商户装饰:目标一致,实现共赢
除了在公区装饰上花心思,团队更是在商户装饰上下足了功夫,要求地下一层所有商户都增加灯笼挂饰,更换侧招,而店铺侧招有不同款式,为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街长带着伙伴们根据每家店铺的风格及位置定制侧招款式,由商户提供logo画面,统一安排制作安装;地下一层原结构柱距较宽,通道也较宽,为营造街区拥挤的感觉,要求所有餐饮商户增设竹制材料的外摆桌椅,打造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氛围的同时,也增加了商户的就餐位。
为使茶马花街的整体形象更加和谐统一,减少营运管理过程中因展架不统一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团队与所有商户沟通购买统一木质广告展架,并专门请花店进行统一花艺装饰;另外街区上原有多经商户,形象与茶马花街相冲突,为统一形象,达到氛围一致的效果,均进行了古式屋檐改造,让原本比较违和的多经点位也完全融入了茶马花街。
花神庙:核心IP,产品创新
在打造花神庙的过程中,参考了西溪、宁波等项目已有的经验,在已有基础上结合本项目条件及特点,做了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调整。
因临平银泰城项目地下一层层高较高,给顾客的感觉过于空旷,除了增加油伞、牌匾、灯笼等,还在花神庙顶部增加数条悬挂的祈愿红牌来丰富视觉体验;同时签文纸张的质感也做了调整,定制红色签文纸触感柔软且略微粗糙,更加接近古代寺庙中求签的感觉,大大增加了互动的颗粒感。
为让街区更有民俗味道,增加顾客体验感与互动性,在花神庙旁设立花神解签处,采用仿古竖旗、手写对联等装饰,并安排1位擅长解签的老者长期坐镇,常年为顾客解签答疑,引导顾客在花神娘娘前诚心摇签,再从解签柜中取出对应签文,为顾客解读签文,如顾客抽到不中意签文可拴在桃花树上,引得很多顾客在花神庙前驻足并参与其中,氛围和谐且富有生气,成为街区的一大亮点。
下一篇:“迎娶”宁波东茶马花街